摘要:经济总体运行情况:GDP H1同比降低1.6%,其中Q2同比增长3.2%,好于预期;CPI H1 同比增3.8%;经济增长表现出强劲韧性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进出口贸易好于预期。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,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,灵活把握调控的力度、节奏和重点。坚持以总量适度、融资成本明显下降、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,支持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,为做好“六稳”、“六保”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细分政策目标之实现
流动性合理充裕
降低社会融资成本
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,普惠小微、直达实体经济
以我为主,兼顾对外均衡,人民币汇率双向稳定
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
成果之总结(经济指标)
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,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,金融支持实体力度明显增强
M2同比增长11.1%,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2.8%
企业贷款加权平均成本下降
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6.5%
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
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,市场预期平稳
未来形势之展望
世界经济陷入衰退,不稳定性、不确定性较大
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、体制性、周期性问题,发展不平衡、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
未来政策之方略
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、精准导向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,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,处理好稳增长、保就业、调结构、防风险、控通胀的关系,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。
要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,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、节奏和重点,坚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,提高政策的“直达性”,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、平稳发展。
多渠道做好预期引导工作,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。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,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,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,为经济发展和稳企业保就业提供有利条件,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,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,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。
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金融、科技和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,协调好本外币政策,处理好内外经济平衡,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
投资机会分析
H1强调逆周期调节、相对宽松,推动防疫背景下经济的恢复
未来将注重跨周期调节,减少使用数量调节工具干预市场,而是引导市场贷款利率下行,精准滴灌实体经济,提高政策的直达性
结构性货币政策框架目前包括:“三档两优”的准备金框架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、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
关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,例如5G、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内循环(以家电下乡为主)、医药等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